本帖最后由 denny 于 2024-8-14 14:52 编辑 ![]() 不久之前,Meta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交流中,大胆地提出了一种预见:智能眼镜将由人工智能驱动,未来有望取代手机,成为新一代的便携式计算平台。 支撑扎克伯格这一论点的关键证据是,Meta与雷朋之间的智能眼镜合作款Ray-Ban Meta,已售出超过百万副,并且长时间处于缺货状态,逐渐变成了业界的热门产品。一旦销量突破百万大关,便显明了市场对它的高度认可,这不仅表明其深刻抓住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还可能持有改变市场结构的强大力量。 同时,比尔·盖茨在一期博客节目中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硬件的积极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彻底转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中耳机和智能眼镜将会是AI硬件的两大关键领域。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走向成熟实用阶段,智能穿戴设备行业也相应地迈入了一个新的技术里程碑。从科技巨头到新兴创业企业,许多公司都开始关注AI可穿戴装备,并选择眼镜、耳机、挂件等多种形态进行产品的创新发展。 热门产品即将问世。在智能眼镜的历程中,Google Glass曾被视为过去的泪痕,而苹果的Vision Pro在今年亦未能引发市场的广泛热议。意外的是,一款无需显示屏、外观近似于传统眼镜且功能较为基础、价格更为亲民的眼镜忽然之间爆红。 据国金证券的预测,今年第二季度Ray-Ban Meta的发货量有望触及五十万台,年化销量更是达到了两百万台的惊人数字。 与此同时,更多的科技巨头正在涌入这片正在发展的天地。不久前,好几家科技企业纷纷公开了关于智能眼镜的专利及其技术的最新进展。 在最新的动态中,微软昨日宣布已成功获取两项关于AR眼镜的核心专利,这两项专利分别着眼于在复杂环境下增强智能眼镜的移动与定位追踪能力,并且提升图像的拍摄精度,预示着微软即将深入致力于配备摄像头的AR眼镜领域。同样,华为最近一项被命名为“一种智能眼镜”的新发明专利同样被公之于众。在今年五月的早些时候,苹果公司提交了一项关于未来智能眼镜的新专利申请,这款智能眼镜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主辅双屏幕加LED阵列”的设计构思,它拥有三重展示系统、精确的定位功能、个性化服务以及各种互动特性。同时,Meta公司也不甘落后,已经递交了两项关于未来AR智能眼镜的专利申请。马克·扎克伯格还向外界透露,Meta正在研发新一代的AR智能眼镜,这将在性能上大大超越Ray-Ban产品。 从已经面向市场推出的智能硬件来看,不仅包括Ray-Ban Meta,还有一款名为Limitless的可穿戴吊坠AI设备,该设备发布仅两天就吸引了超过万份的订单。三星投入研发AI智能戒指,而Solos则推出了首款集成了GPT-4o技术的智能眼镜AirGo Vision。在国内市场,小米和华为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推出智能眼镜产品,虽然主要是无显示屏的音频眼镜,但在AR眼镜领域,如Rokid、雷鸟创新和XREAL等公司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他们在今年都成功获得了数亿的新一轮融资。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智能眼镜的研发成本高昂,技术难题复杂,加之市场需求尚未达到强烈的水平,许多智能眼镜项目难以形成有效的商业闭环。在硬件层面,比如光学显示、电池寿命、处理器速度、以及产品的重量等,都是限制产品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功能上,以摄影功能为例,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装备摄像头的智能眼镜在不同的文化和市场背景下,可能会遭遇隐私保护和社会接受度的挑战。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场所,例如会议室或地铁中,佩戴这种可能进行录制或拍照的眼镜,用户可能会感到不安。 智能眼镜的轻量化处理渐成新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智能眼镜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轻量化的人工智能眼镜正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它们接近传统眼镜的设计,减少了其体积的突出,加上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深入,已有效克服了虚拟现实(VR)与混合现实(MR)头戴设备所面临的一些障碍。 马克·扎克伯格预测,特别是标价300美元的无屏AI眼镜,将会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最终可能有数千万,甚至是数亿人群购买这种眼镜,到那时用户将能够与一个具备超强互动能力的AI进行交流。这也对智能眼镜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不仅要在外观和佩戴感上与传统眼镜无异,还需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携带,并在日常生活中高频率、高效率地体验到AI交互的革新,而非仅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玩意”。 在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途径方面,智能眼镜展望通过与手机的联接,使用户得以启用AI助手来执行各项功能,如信息汇总播报、难题解答、即时翻译等。举例说明,就通知播报而言,在屏幕熄灭的状态下,利用背后的AI对QQ、微信、飞书等应用程序的消息进行先期汇总,并对消息的核心内容进行播报,这样既确保了不错过关键信息,同时也提升了处理效率。 追随着Ray-Ban Meta的爆炸性流行,是否将开启一场“百镜争鸣”的局面还未可知,但不容置疑的是,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产品间的区别化将是成功的关键。 智能眼镜的成功更多将依赖于在用户体验、功能整合与个性化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并不简单期待某个单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产品发布时刻。 这意味着智能眼镜可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被大众认同的转折点,正如业内所言的“iPhone时刻”。作为辅助性设备,智能眼镜市场的接受度和普及可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其普及方式可能与扫地机器人或智能马桶盖类似,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
推荐帖子
揭开NEO人形机器人爆火背后,比特斯拉更强的AI公司是谁?揭开NEO人形机器人爆火背后,
denny 131 看过
OpenAI七万亿芯片计划启动,挑战苹果与英伟达霸主地位
denny 102 看过
AI功能跳票,苹果秋季发布不及预期
denny 128 看过
ChatGPT免费用户破2亿,OpenAI付费业务用户达百万
denny 111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