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再只讲卖车故事,聚焦AI和新能源

2024-07-25
287看过


7月24日一大早,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特斯拉公布了他们2024年第二财季的成绩。

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虽然特斯拉的车辆销量未见大幅提升,但成绩仍旧超出了市场的初步预期。得益于碳排放信用额度售出的收入翻番,特斯拉的汽车业务在营收和毛利率方面勉强保持稳定。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特斯拉在汽车业务上的未来利器——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和Robotaxi预计将在下半年迎来推动力;从短期的视角出发,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已开始逐渐承担起盈利的重任,无论是其营业收入、毛利率还是储能产品部署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预期。
51.png


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实现了25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3%,这一数字高出市场预期的246.3亿美元;净利润达到18.13亿美元,同比下降42%,而毛利率略降0.2个百分点,达到了18%。

1、虽然销量增长依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产销之间的差距却出现了逆转。在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的降价促销活动有所减少。只在小米SU7上市后,对所有车型进行了1.4万元的价格调整,使得Model 3的起售价低于小米SU7 Pro(售价为23.19万元)。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针对Model 3和Model Y推出了限时的零首付或零利率购车优惠方案。紧接着直接降价、保障险补助及服务包补贴等多种优惠策略之后,特斯拉采取了新的营销策略——零首付与零利率,这同样激发了一定的销售活力。尽管特斯拉的销售增长率未能扭转为正,但其销量环比终于止住了下滑的趋势,并且表现优于市场预期。

在第二季度中,特斯拉的生产总量达到了41.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5%,较前一季度也减少了5.2%;而其交付量达到了44.4万辆,超过了市场预期的43.93万辆,尽管同比下降了4.8%,却环比增加了14.8%。

52.png

自去年第一季度起,特斯拉的生产量基本上始终高于销量,这导致今年第一季度的库存达到了历史新高(生产量比销量多了4.7万辆)。

在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显著地调控了生产速度,无论同比还是环比,生产量都有所降低,从而使销量超越了生产量,库存也未再持续累积(库存的周转天数从第一季度的28天减至本季度的18天)。

显然,这种做法不是长远之计。曾经,特斯拉销量增长迅猛的时期,制约交付的主要因素在于产能而非市场需求。现在不得不控制生产规模,这恰恰暗示出特斯拉对其销售增长的预期已显疲态。

53.p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特斯来全球销量仅为83.1万辆,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到了6.8%,不再保持两位数的市场占有率,而在美国本土市场,其市场份额在第二季度首次跌破50%,降至49.7%(去年同期则为59.3%)。即使以全年180万辆的稳定销售目标为准,特斯拉在年下半段须实现季度平均销量达到48.45万辆,这一数字高居历史之巅,非同小可。

1、汽车业务经营盈余与营收勉力维持稳定,未来发展依赖三张王牌
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虽调整了推销手段,但其减价的本质未曾改变,从而使得单辆车的收益继续呈现下滑之趋势。

在二季度,特斯拉每辆车的平均收入降至4.2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0.33万美元,与前一季度相比亦减少了0.22万美元。然而,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信用获得的收益仍然坚实,二季度此项收入创下新高,达到8.9亿元人民币,比起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汽车销售的疲软。

最终,特斯拉的汽车业务萭收总计达到199亿元人民币,与市场预期的197亿元基本持平;但在持续的价格下调和零首付促销措施的大环境下,为稳固销量所付出的代价使得汽车毛利率继续下探,环比减少了1.7个百点,至14.6%。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电话会议中,马斯克预告称Robotaxi将在10月10日举行官方发布活动,此举将为特斯拉汽车业务未来的增长提供重要推动力。

(1)特斯拉的FSD预计将很快在中国市场推出,预期将大幅增强其市场价值。 Elon Musk这次明确宣布,FSD系统将在12.5(该版本的参数量是前版本的五倍,极大提升稳定性)或12.6版本覆盖包括中国和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并预期在年底前获得中国和欧盟的监管批准。

之前,特斯拉已指出,因为日常场景训练的不足,FSD版本12.4在常规驾驶中的流畅性有所欠缺,这导致了其发布的推迟,未能在7月如期更新。

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自V12监控版发布后的一个季度内,FSD带来的收益增长显著(对汽车毛利率的贡獨约为1.7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成就仅在北美等限定区域实现。
54.png


如果未来FSD能如期进入更多市场,预计将实现收益的进一步增长。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是,特斯拉Robotaxi,预计将在今年10月开始上市。

在美国国内市场,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面临的竞争较少,其主要竞争者包括Waymo、Cruise以及亚马逊旗下的Zoox等。

借助于尖端的无人驾驶技术、一流的汽车制造质量、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度认可,特斯拉完全有实力在美国国内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备受期待,并且进展迅速。在汽车制造之外,特斯拉期盼已久的Optimus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马斯克在通话中提到,预计在来年初,Optimus机器人将启动试验性生产,并且展望到年底,这款形态似人的机器人预计将正式开始在工厂中服务。最初几千台机器人将在特斯拉的生产线上担负起部分制造任务,随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新一代的Optimus机器人也将面向外部市场开放。

此外,虽然第二季度特斯拉的资本开支整体有所下降,降至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0.4亿元,环比下降5亿元,但公司对人工智能算力基建的投入仍然在增加。第二季度便增加了6亿元人民币。马斯克在会中强调,今年的总体资本开支将超越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头将用于人工智能部门,特斯拉计划增设和启用50K GPU集群,并扩大全自动驾驶(FSD)的功能,提升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

至于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它正如日中天般迅速扩展,已成为短期内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

储能部署量的增加实现了翻倍增长。在细致考察中,关于储能产品的部署量,特斯拉在第二季度实现了9.4GWh的产品部署,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157%,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29%,这一数字也代表了新的历史高峰(今年上半年的部署量已经达到13.5GWh,几乎触及去年全年的水平)。7月初,特斯拉继续拓展其业务版图,与Intersect Power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签订了一份高达15.3GWh的储能订单,这一订单更新了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单笔合同的纪录。


在储能产能方面,特斯拉位于加州Lathrop的储能工厂,将于今年内彻底完成新产线建设,产能将从20GWh扩大至40GWh;同时,位于上海的超级储能工厂也预计将在来年第一季度开始投产,其产能预计将达到40GWh。这一增长确保了特斯拉储能产能与部署量的增长相匹配,为其能源业务的持续扩展奠定了动力基础。

在储能业务的盈利能力方面,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能源业务的营业收入高达30.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实现了100%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长远超特斯拉此前预计的75%的年同比增长指引。此外,营收比重首次超过10%,昭示着储能业务在特斯拉整体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特斯拉的能源事业,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已从2022年的4.8%稳步提升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12%;何况,其毛利率更是达到了25%,这一数字大幅领先于其汽车业务的14.6%。这一趋势清楚地显示,特斯拉的储能产品销量的急速增长正在快速转换成营业收入与利润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Megapack产品的交付已经推迟到了2025年中期,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短时间内,限制特斯拉储能产品销售的唯一因素似乎是生产能力。

至于特斯拉纯粹的汽车销售业务,尽管持续实行减价策略,短期内似乎依旧难以见到显著进展。展望未来,特斯拉似乎只能依靠其FSD(全自动驾驶系统)、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能源业务的崛起来打一场精彩的翻身战。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