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机器:番茄小说要求作者喂养AI

2024-07-22
231看过
本帖最后由 denny 于 2024-7-22 15:02 编辑

如果你是一位网文作者,在和平台签约的时候,忽然临时被加了一条AI训练补充协议”,要求你同意把作品“喂”给平台的AI,用于内容开发,你会怎么想?
1.png
这几天,在番茄小说网上进行创作的部分作者,就收到这样的提醒,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议论。


作者们的顾虑不外乎,AI写作一旦“养成”后,作为创作者或被替代。番茄小说网则回应,增设这一条款的初衷是为了开发AI工具,工具也是用来帮助作者们进行创作的。

AI介入写作是无法避免的。”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管平潮认为,以长远眼光来看,更全面地保护好作者的著作权,实现作者和平台方的共赢才是直面这场行业挑战的最好应对。

那么,在新趋势下,如何对创作者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我们与创作者们、法律专家进行了一些讨论。


创作者在顾虑什么

作者小京在番茄小说网创作了两年,发表过三部作品,这次也收到了补充协议签署提醒。

提醒显示,签署协议后,小京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及相关信息,将用于平台AI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或其他新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训练生产的内容受平台版权保护,不允许抄袭或盗版行为;如果小京签署协议,他将在后续优先参与平台新功能内测。

此前,小京使用过番茄AI工具的起名功能,觉得作为辅助工具已经足够了。

在小京看来,番茄小说网将签约作者作品用于AI训练,是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我反对,他们这是在剥夺创作者的成果,压缩原创作者的生存空间。”
2.png
网友截图AI生成的网文书单

作者湘湘从2019年便开始在番茄小说网上进行创作,迄今发布过多部作品。

“普通作者进行网文创作,因为缺乏流量,往往很依赖平台。”她认为,正是因此,造成了写作者和网文平台之间的不对等境遇,而且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大网文网站与写作者之间,“我们(创作者)不得不接受种种条款。”

“而AI补充协议事件,是以一种更为引人注目的方式,揭开了这种创作者与平台间的矛盾。”湘湘强调。

不过,她认为,当下的AI创作模型是非常不成熟的。一方面因为AI创作缺乏人类情感,语言文字存在着模式化的问题,不耐读,缺乏魅力。另一方面,AI写作缺乏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情节等小说要素方面十分混乱,“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作品”。“AI写作目前还缺乏市场竞争力,读者肯定会选择更优质的网文小说,就好像我们不会喜欢大量阅读公文一样。”

但小京担心的是,平台会更推崇AI,无限制地使用AI写作,对网文行业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AI写作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得到完善,AI写作或许有助于网文行业的发展。”

对此,“番茄小说网”在龙空论坛官方回应称:在合同中增设AI辅助写作条款的初衷,是为了开发能够帮助作者大幅提升写作效率和阅读体验的辅助工具。“番茄官方没有发布过任何纯AI写作的作品,也不会违背作者个人意愿使用AI写作能力。我们相信人的价值,尊重并展现所有创作者的才华和梦想。”


AI早已入行网文


其实,AI介入网文生产并非新鲜事,随着ChatGPT和文心一言等产品横空出世,网文市场正在迎来重大变革——

20237月,“七猫”平台基于跟百度的“文心一言”合作,为作者提供了“AI助理”等相关辅助写作功能,可以提供历史文化信息、为角色命名、生成场景描写等。

同月,阅文集团的大模型“阅文妙笔”和基于此大模型的“作家助手妙笔版”开放内测。该模型是行业首个网络文学大模型,在网文语言理解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还为每一个功能模块都配备了实用的案例和提示词。“AI 产生的内容都会经过作家修改调整后融入作品,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作品因为使用AI辅助从而内容雷同的情况。”




残酷的事实:AI对写作者来说确实是一场挑战甚至是危机,势必会造成行业、作者的大洗牌。


“那些写得不如AI的作者,在未来一定会被AI写作所取代;而写得过AI的作者也会面临AI进步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AI写作会刺激精品化,刺激作者从‘高原’提升到‘高峰’。”

AI介入写作,是挑战还是机遇,还需要各方共同的探索与努力,放眼长远,让新科技最终为我所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