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正努力跟上马斯克的科技步伐

2024-08-17
182看过
本帖最后由 denny 于 2024-8-17 15:55 编辑

r1.png


库克或再次追寻马斯克已经涉足的水域。


北京时间815日的报道,据资深苹果分析师马克·古尔曼所披露,苹果正致力于研发一种居家机器人。


古尔曼透露,该机器人在设计上可能融合了类iPad的显示屏与机械臂;项目由苹果的技术副总裁凯文·林奇带领,林奇不仅曾负责过苹果智能手表和健康软件的技术开发,也是苹果汽车项目前任主管;关于规划,这款机器人将植入最新的Apple智能技术(Apple Intelligence),计划在2026年或者2027年首次向公众展示,并标价1000美元。


关于苹果打造居家机器人的谣言并非什么新鲜事,即便是桌面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的传闻,在今年7月也已经有所曝光,然而以往的信息都十分含糊。


当消息公开后,苹果的股价在当日收盘时上扬了1.35%。市场的冷淡反应不无道理:库克推出新产品已不足为奇。作为CEO的库克已经履职13年,眼下iPhone的增长已触及其极限,尽管在他的领导下,苹果开发的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离成为下一个iPhone级别的产品还有相当的距离,苹果的增长焦虑依旧围绕在库克的左右。在过去的两年里,苹果公司的“创新”步伐显著加快,频繁地推出新品。去年六月,一款名为Vision Pro的苹果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初次亮相,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陆续上市销售。而到了今年二月底,苹果汽车项目宣布解散,六月份,苹果的智能家居项目也正式被公布。


同时,机器人领域已成为新的热门领域,苹果虽然起步稍晚,但此举在预料之中。十年的汽车梦虽告一段落,却也为苹果留下了丰富的技术底蕴和人才资源。这些资本累积,为苹果家用机器人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库克选定的发展道路,似乎与另一位同样面临增长压力的硅谷巨头——埃隆·马斯克不谋而合。


六月份在特斯拉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大张旗鼓地携其名为“擎天柱”的机器人项目公然挑战苹果,声称未来“擎天柱”将助特斯拉市值飙升,超过苹果十倍。同时,马斯克所创立的xAI公司在该领域已渐露锋芒,其发展的大型模型Grok经过层层更迭,市值已高达240亿美元。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xAI的大数据模型以及“擎天柱”机器人互相补充,共同推动发展。面对电动汽车销售的瓶颈,马斯克亦积极探索新的突破。


这种焦虑感,这种途径,这种配方,在两人之间似乎惊人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马斯克总是比库克更早一步走在前列,无论是在汽车领域,还是在ChatGPT时代的人工智能,亦或是机器人技术——在这场科技追逐中,库克总像是在追逐马斯克的背影。除了明确的外观设计、负责领导、计划推向市场的时间及定价之外,此次古尔曼的爆料还提到这个项目实际上在2022年就已获批,近几月才正式开展并加快了步伐。


项目两年未出台的原因,在于苹果公司内部对此项目一向持保留态度。其中,包括工程与营销的多名团队成员都曾担忧,此类产品可能无法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报告尤指出两位重量级的支持者,一位是硬件工程的负责人约翰·特尔努斯,另一位则是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可能是受到今年六月Apple智能产品发布后市场和消费者的热烈反响所影响,如果报道属实,显然苹果内部支持推动机器人项目的决心已压倒了之前的犹豫。


从报道披露的多个细节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个小型项目。


在林奇的领导下,他不仅聚集了苹果智能手表的核心助手参与,并且还邀请了一些名声显赫的机器人研究者和工程师(具体人选暂未公开)加入。


机器人项目与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努力紧密相关。林奇将直接向人工智能部门的主管约翰·詹南德雷亚汇报工作。产品将由SiriApple智能系统负责控制。通过机械臂控制显示屏的指向,其能在接受指令的同时转动至指定方向。在这块新兴的科技疆域中,苹果的硬件工程小组同样占有一席之地。HomePod智能音响的开发先锋马特·科斯特洛(Matt Costello)带着严谨的管理风格,监管着这一机器人项目的硬件进展。


除了桌面拥有机械臂的机器人之外,苹果的深处也在秘密讨论构建人形机器人的宏大蓝图。这一创举主要由机器人领域的权威汉斯·沃尔夫拉姆·塔佩纳(Hanns Wolfram Tappeiner)牵头,有着约百名前从事汽车项目的工程师向他汇报情况。


苹果对机器人技术的探索,是基于之前在汽车项目上的丰厚经验累积。彭博社于今年四月的报道中提到,苹果的机器人开发计划正是初步从被称为“泰坦”的汽车项目中分化出来的。


那时,“泰坦项目”尚在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的带领下,他从公司内部调派了数位高层参与这一机器人的相关开发工作,涵盖范围从几乎不发声的无人飞行器到家用机器人。但在2021年菲尔德离开苹果后,这一机器人的任务便被转交给了家用设备部门,至少有一个之前专注于汽车的硬件团队也重新定位到了家电及机器人技术上。据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原先用于汽车的操作系统——SafetyOS,在理论上同样可以被定制适用于机器人。


你还记得是何原因导致了苹果汽车项目的没落吗?外国媒体的许多报道指出,苹果汽车梦想之所以一厢情愿地破灭,原因在于公司内部的不一致意见、库克的优柔寡断、技术的严峻挑战以及汽车产业的残酷现状。当初启动这一汽车项目时,苹果采取了一种全力以赴的姿态,志在开发一种集L5级自动驾驶技术、无需方向盘且外观未来感十足的先锋车型。


项目解散后,无论是Vision ProApple 智能还是现今流出的家庭机器人的消息,苹果显然已从先前的完美主义中得到了教训,转而不再寻求突破性的初始成功,而选择了一条更加务实的渐进改进之路。


仅仅在汽车项目结束几个月后,Apple 智能被正式宣布,并没有如外界预想的那般推出“超级大型”产品,而是选择了一种小型设计,通过这种调整来最大化对生态系统的贡献。而关于传闻中的机器人项目,尽管人形机器人的讨论已经开始,但首先被推动的是更易于实现的桌面机器人。


退一步而言,苹果所关注的机器人领域,如今已成焦点所在。这也许表明库克已经意识到,再好的创意如果无法实现,即便投入100亿美元亦无济于事。




在库克所涉足的技术河流中,马斯克已然波光粼粼,尽享其中之乐。在2021年的八月里,就在传闻中的苹果桌面机器人“项目成果公布”的前夕,特斯拉首次抛出了构想人形机器人的大胆计划,而到了次年的特斯拉AI Day,名为“擎天柱”的原型机终于真切地踏上了前台,闪耀登场。时至今日,“擎天柱”已更新迭到第二版,而且马斯克声称多个升级版的擎天柱正在特斯拉的工厂中进行“实习”。


在今年六月举行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乘着他的560亿美元薪水计划得到通过的顺风,再次强调了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导地位,并豪言特斯拉的未来市值将高出当时价值3.3万亿美元的微软和苹果十倍。


马斯克曾大胆预言,“擎天柱”三年内量产、五年内商用,定价不会超过2万美元。


然而在这些目标实现之前,这些数字不过是马斯克(一贯如此)向世界展示的夸张前景。更真实的情况是,市场仍在等待着明年“擎天柱”的“限量生产”,即小规模的量产阶段。

从最近的交付报告中可以看出,特斯拉汽车已经连续两个季度面临销量的同比下降。另外,据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的汽车收入同样呈现下降趋势,毛利率减弱。曾经以“每辆车盈利万美元”在汽车行业中独占鳌头的优势,也正逐步被销量的不振所侵蚀。


在第二季度的收益报告中,汽车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78%。电动车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特斯拉的收入支柱,这让马斯克感到非常焦虑。在马斯克的宇宙中,擎天柱、Dojo超算、Robotaxi以及便宜的车型频频成为话题之星。此外,马斯克还拥有一家名为xAI的人工智能企业,尽管并非特斯拉的一部分,却与其在人才和算力资源上有着紧密的交流。马斯克甚至酝酿过向xAI投入高达五十亿美元的想法。


这些项目虽各自独立,却相互补充;马斯克正在此中探索增量的渠道,期盼最终能汇聚成川。


而苹果,这家科技巨头在自己的支柱产品iPhone上遭遇波折。2024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表明,虽然其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iPhone这一核心硬件的收入却逆市微降1%。此外,可穿戴、家居以及配件业务也呈下滑态势,这个曾是库克上任13年来创新的重点,当季收入降至仅82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


同时,苹果在中国市场也遭遇困境,连续四个季度收入下滑。华为的高端机型强势归来,使得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吸引力大减。马斯克的宏伟抱负足以“激励”库克——两位不但各自掌握着制车的手艺(尽管特斯拉在这方面更具实践价值),且都对人工智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关键的是,两人皆存在相似的“增长忧虑”。




对库克来说,这已非他首次与马斯克泛舟同一条河,只是总是稍显迟缓一些。


早在苹果汽车项目的孕育初期,特斯拉已被视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和障碍。苹果对于汽车的梦想起源于乔布斯时代,根据《乔布斯传》记载,乔布斯本人就酷爱汽车,在2007年摒弃公司名称中的“电脑”二字后,便不止一次地在公众眼前提出了造车的设想,他常将汽车与iPhone相提并论,指出“汽车包含电池、电脑、引擎及机械结构,iPhone亦具备这些组件。”

然而,当时美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低迷时期,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资金枯竭。直到2014年,也就是乔布斯逝世三年后,继任CEO的库克才领军苹果展开了一项将延续十年的汽车计划。

但在那个时刻,马斯克已经主导特斯拉达六年之久,而且已经有了RoadsterModel S两款量产车在市场上销售,Model X也即将投放市场。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硅谷各方竞相涌入的炙手可热领域,其中包括谷歌等巨头。当智能手表这一新品类一经提审时,库克正驾驭着苹果的航船度过他任期内的首个产品风波。眼见iPhone的销售在未来几年将显现下降趋势,而汽车这一既针对广大消费群体又拥有惹眼单价的产品,自然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另一个驱使库克批准这个项目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工程才智流失至特斯拉这一竞争对手。然而,库克自知苹果加入这场竞赛颇为迟缓。毕竟,从研发到实际投放市场,短则两三年,而届时特斯拉势必已深根市场多年。


尽管库克曾对此关切重重,可最终的局面更加苦涩。十年后今日,特斯拉不仅稳固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探索却耗费了巨额的100亿美元,连原型车也未曾造出。


在这长久且充满挑战的造车旅途中,库克未曾放弃,苹果也尝试了其他一些创新,其中最让人瞩目的便是混合现实头显设备。这款设备原定于2019年进行介绍,并计划在2020年向外界亮相,然而又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了发布时间。自2021年,关于这一产品的消息已在外界广泛流传,2022年的媒体预测这款新设备“或许会在今年推出”更是增添了期待。


但我们都见证了后来的发展,直至2023年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这款被称为Vision Pro的头显设备才正式与世人见面,而后在今年2月才在美国市场销售,随后在6月向全球更多地区展开发货。在这个罕见的场合中,库克和马斯克在寻求增长路径上显现了意见的不合。马斯克不仅对混合现实头显的领域没有涉足,对此还表现出明显的轻蔑。早在2021年年末,马斯克在评价这类设备时便表示难以理解,他认为这不过是“挂在眼前的电视机”,并把他对虚拟现实的解决方案定位于脑机接口。果不其然,当Vision Pro一经发布,马斯克便开始毫不留情地讽刺它,声称宁愿用20美元去买迷幻蘑菇,也不愿花3500美元购买这件产品。


尽管数字评测的博主们对其使用体验赞叹“大开眼界”,但Vision Pro在中国大陆的售价高达29999元,几乎已经确定它将仅为少数人所拥有。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Vision Pro仅在刚上市时引起了短暂的关注热潮,一个季度的销量还未能突破10万台,且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全年全球销量也不会超过50万台。此外,曾有关于Vision Pro高退货率的谣言传出——许多人仅是购买体验后便选择退货。可以断言,至少从当前情况来看,苹果用了四到五年时间精心雕琢的这一“华而不实之物”,暂时未能为公司带来太多的贡献。


Vision Pro之后,库克再次出现在马斯克身后,似乎巧合地跟随着他的步伐。到了202211月末,虽然苹果仍在延误其新品头显的发布,但OpenAI却推出了ChatGPT,立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AI技术的抢滩热潮。不同于微软这样自始至终紧抓技术浪头的企业,又或是谷歌这样迅速投入竞争的公司,还有那位自一开始便站在前线公开批评OpenAI的马斯克,苹果在最初的近一年时间里选择了异常低调的态度,几乎对人工智能的话题保持沉默。


到了20237月,长期与OpenAI交锋的马斯克,突然改变策略,创建了自己的初创公司xAI,并投身于这场关于巨型模型的战争中。仅在今年1月底,xAI就已发布了他们首个自研大模型,并持续进行迭代升级,不仅如此,公司还成功完成了60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一跃达到了240亿美元。


在同一时期,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参与态度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他们于2月底突然解散了汽车项目团队,将许多员工转移至人工智能领域。此后不久的6月,苹果向全世界展示了Apple智能,这个速度与之前的汽车项目、Vision Pro项目相比,可以说是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苹果可能正以一种轻便的形态,不追求完美但寻求实际应用,试图在家用机器人这一新兴品类中开辟天地。


而从悲观的角度来讲,家用机器人领域在此之前并没有哪款量产产品在消费市场实现了规模化的盈利。比如亚马逊推出的家用机器人Astro,其市场表现平平,即便是知道它的人也寥寥可数。在心急如焚的枪声响起之后,库克与马斯克一个紧随一个,踏上了同一条岔路。这条道路既没有路灯的指引,也缺少路牌的指示,它通向的是绝路还是通途,尚未可知。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